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师生风采

首页>>师生风采>>新闻列表

【财大人物】刘喜平:不忘初心,求索不止

 【人物简介】刘喜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库技术。江西财经大学2018年度科研十强,2018年金牌主讲教师。现任江西财经大学数据与知识工程研究所所长,江西财经大学青年学科带头人,美国罗格斯大学访问学者,香港科技大学访问学者,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担任了多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NDBC)程序委员会委员,以及《计算机科学》等核心期刊审稿专家。

  因缘际会,结识大数据

  谈及为何会与大数据结下不解之缘刘老师依旧能想起最初的场景从一开始刘喜平老师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兴趣就都是在和数据打交道——从最基础的数据的检索,把需要的数据快速找出来,到后来研究如何高效地处理数据,刘喜平老师发现更重要的就是从众多数据中发现并利用好有价值的数据,而这一块和大数据息息相关,所以刘喜平老师将研究重心转到了大数据,注重通过数据挖掘来发现一些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

  谈起大数据的前景,刘喜平老师指出这个时代就是大数据的时代。他解释说,大数据好比原油,是企业组织的重要资源,能为它们的发展提供动力。刘喜平老师阐述了企业和组织对大数据看法的今昔对比。在过去,对企业和组织来说,数据更可能像是一种负担,数据的存储、数据的运算、数据的处理都需要额外的成本。而在现在,数据越来越成为一种资产,数据创造的价值也越来越被当代的企业家们所认可。随着大数据应用的不断普及与推广,刘喜平老师表示大数据前景十分广阔

 把握方向,依旧在进步

  我们知道大数据现在是大势所趋,同时这方面的理论知识更新换代特别快。要想在这样不断发展的学科中把握研究方向,同时保证自己科研的时效性与专业性,就需要不断的进步。刘喜平老师坦言,他最喜欢乔布斯的一句话——“stayhungrystayfoolish”,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他认为,对知识要永远保持着渴求的状态,以一种谦卑的心态去不断吸收新的知识。一个人接触的东西越多,就会发现自己不懂的越多。原来研究浅显的东西,可能觉得自己已经知道够多了,直到后来看到全局,深入下去,才发现原来的自己太狭隘了。所以刘老师觉得要有好的心态,保持对知识渴求的状态不断进步不管是从内心是从外部都驱使自己去更新自己提升自己,这才是在这个时代激流勇进的重要法宝。

 保持初心,教研相互补

  在科研方面能有这么多成就刘喜平老师谈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探索欲因为做科研的初心是为了遵循内心对新事物的探索欲。老师现身说法,以自己的专业大数据为例,在数据挖掘中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以引导方向,所以整个科研过程保持对问题旺盛的探索欲就是科研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品质。保持探索欲,不断追求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驱动自己在科研之路上越走越远。同时,刘喜平老师也告诉我们,坚持是科研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素质。他列举了2019年获得图灵奖的三位人工智能科学家。三位教授在研究领域十几年的寒冬期坚持了下来,最终他们的研究成果终于被世人所认可,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身为一名教师,刘喜平老师指出教学和科研都是非常重要的。他说教学可以带给自己内心成就感和满足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使得同学们一张张充满求知欲的眼睛得到满足,作为老师的自己内心也会得到充实感。同时科研对教学也有一定的帮助计算机领域更新换代快只看教学的教材,就不能向同学们传授新的东西,会造成同学们和时代脱节。在科研过程中,老师可以了解到什么技术比较流行,什么样的理念正当其时,什么样的东西已经被淘汰了,这样可以使自己教出来的东西跟上时代,让同学们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同时也能使同学们少走弯路,更清楚地确定自己的方向。

  坚定初心,在求索的道路上永不停歇。在求知的过程中,保持一颗谦卑的心,不断探索自己热爱的领域,才能走得更远。(文/网通社  徐昊翔  廖梦琪 编辑/潘玥悦)